坦克世界X档案第四部:旧制度与***1

2017-02-25 12:07:20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大家好啊,跳票N久的“史海钩沉”系列又和各位见面了。

这第四部,我们来讲一讲法国的坦克。本来想先写C系的,不过嘛……首先C系历史资料和游戏车辆都不多,实在难以下笔;加上航天局早已钦点了高卢鸡,来做第四个国家线,我也不好再说什么;最后正好赶上农历鸡年,想来也是极好的。

比起其他几个参战国,法国在二次大战期间的经历,完全可以用“悲惨”二字来形容。第三**国早已雄风不再,被元首从阿登一波打穿的遭遇不仅使得国际形象严重受损,更是从俄国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战力低下的代名词,也是除意大利外被黑的最惨的欧洲国家……

但是不得不说,高卢鸡作为装甲力量的先驱者,在历史上还是很有地位的。而法国坦克的发展,不管在现实的技术领域还是虚拟的游戏世界,都掀起了一场堪称“革命”的旅程,诸君且听我慢慢道来……

小车篇

法系低级小车都是二战前的设计,特点是龟速重甲,一句话概括:遍地坑

雷诺FT

一战科技,作为第一种安装了360度旋转炮塔,并且拥有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发动机在后的现代设计的坦克,在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雷诺FT17的生产于1917年9月开始,1918年3月正式装备法军,到一战结束时共生产了3187辆,是一战中产量最多的坦克。其设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的MS-1、日本的八九式以及意大利的菲亚特3000身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万物起源于雷诺,法国佬表示这个逼我还能吹一百年)。同时也是一战后最畅销的坦克,美国、波兰、巴西、芬兰、中国、日本、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瑞士、南斯拉夫等国都购买过该型坦克。

雷诺FT作为元老级坦克,从1918年服役到1944年,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服役期长达26年,作为一代名车被载入史册。

游戏里表现平平,火力不如小蘑菇,视野不如早期,机动不如坑***,属于没什么特色的一级车。不过,即使你不会想收集雷诺汽车,你也应该弄一台雷诺FT做装饰。这不只是坦克,这是历史(航天局官方语)。

D1

在埃斯丁尼将军的推动下,法国开始研制新的坦克来取代老旧的雷诺FT17,D1作为步兵坦克被开发出来。是的,你没看错,和英国类似,法国也搞了步兵坦克和骑兵坦克,不过质量比英国人的初代产品要好得多(具体可以和玛蒂尔达1型以及A9简单比较一下)。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D1在莱茵兰危机中的表现和人们所期望的有很大出入。在1930年代早期,D1是法军唯一的现代化坦克,但是到了1937年,缺乏升级潜力的D1已经过时。所以除留下一部分用作训练之外,大部分D1坦克被送到了***。不过在1940年,它们又回到了法国,并参加了对德作战。最终,大部分D1坦克***,幸存下来的18辆被德军掳获。

回到游戏,D1的装甲在2级车里还是很可观的,虽然不比旁边的H35,但是角度合适也可以叮叮当当。

47炮穿深太差,考虑到基本没人愿意在2级车上浪费金币弹,还是建议使用25毫米速射炮,当年这是可以稳定打击T18的幼儿园神器,虽然有点歪就是了。

机动还是太差了,如果残局被站家而你还在路上,就会进退两难。此外由于防护并非无懈可击,差劲的机动在近战时也会相当麻烦,总的来说D1并不出彩。

不过D1有一种机械时代的特殊美感,蒸汽朋克的造型放在宫崎骏的动画里估计也不违和(可以,这很艺术),楼主还是很中意这台小车的。

D2

1934年由雷诺公司开始研制,可以视为D1的深度改进版。最初准备设计成轻型步兵坦克,但是最后演变成为中型坦克。奇怪的是明明吨位和索玛S35相同,有的资料却叫它重型坦克。后期改进型名为D2 Bis,从1936年到1940年共生产了100辆。和其它法国坦克一样,D2并没有集中装备,而是分散到各个步兵部队中,下场可想而知。

就算在遍地深坑的法国低级车里,D2也绝对是陨石坑般的存在,全身40的装甲形同虚设,甚至不如同级的AMX38。唯一的亮点就是高穿深的47炮,98穿的金币弹在5级房仍有一战之力,但是受机动拖累并不能发挥出来。

B1

在埃斯丁尼将军提出的“**”概念影响下,法**方于1921年开始设计竞标,然而到了1929年,雷诺才完成了第一辆样车,漫长的等待使得最终产品与最初构想相距甚远。1935年,在竞标开始的14年之后法军才拿到了第一辆B1。 B1坦克是法国陆军在二战前期装备的一种重型坦克,也是当时最轻的重型坦克。

一车双炮的设计和狭窄的车体导致B1的人机工程很不合理,车长和驾驶员都要额外承担炮手的职责,不同尺寸的炮弹也让装填手手忙脚乱,仅有机电员还好受一些。此外为确保车体精确转向瞄准的液力差速器更是故障频频。

虽然拥有诸多设计缺陷,在1940年夏的法国战场,B1对德军坦克的强力压制还是给德国人造成了心理阴影,被德军称为“铁巨人”。德制37反坦克炮由于对B1毫无效果而被奚落为“敲门砖”。5月的斯通尼会战,一辆B1摧毁了22辆德军坦克,堪称法国版的“波卡基村”。

然而这并不能挽回法军的败局,尽管B1组成了四个独立装甲师(戴高乐指挥其一),但是始终没有达到满编状态,而且依然被拆分使用。战败后相当数量的B1被德军缴获,一部分改为喷火坦克。

下图为B1的原型车,可见一车双炮的布置很早就确定下来了。

法系上线以前,作为德系特种车的缴获版B1(就是B2)已经出现在游戏中了。万年4级房班长的B2当年也是小车房一霸,不禁使人对拥有车体炮的B1产生美好的遐想。此外作为最出名的二战法国坦克,B1在历史上是让德军的长三短四一筹莫展的存在,有所期待也很正常,但是实际情况令**失所望。

由于WOT没有多炮管系统,车体上的75榴弹炮只是个摆设(和微波炉正好相反),你只能使用炮塔上的47小水管,而这门炮相比上一级的D2是没有变化的,也就是说,火力毫无提升。机动依然糟糕,装甲依旧纸糊,防护全面不如旁边的鸭子……身为三道杠的尊严何在?

如此的属性就算有分房保护(我不太确定啊,印象中没进过六级房)也是无济于事,在神车显露的4级房都混不下去,更别提5级房了,完全是行走的经验包。不过后来四级多了DW2和九五重这俩坑货,B1应该能释然了吧……

如果说D2已经让人感到绝望,那么B1则是生动形象的告诉我们什么叫没有最坑,只有更坑。同时也提醒着我们,被游戏毁了的历史名车,不止虎式一台。

哈奇开斯H35

早在1926年法国人就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坦克营,并装备轻型坦克用来支援步兵突破敌军的阵地。但是早期的步兵坦克既不便宜也不小巧。1933年,哈奇开斯(又译霍奇基斯)公司提出了自己的新设计,用新技术制造新坦克。同年8月H35被生产出来,而他们的对手雷诺公司也有了自己的方案,即R35。在进行对比之后,法国步兵最终选择了R35。但令人意外的是,法国的骑兵部队对H35坦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因是它重量更轻,理论速度更快,所以适合骑兵的快速突破思想(事实上H35的速度并不比R35快)。迫不及待的军方要求当年就开始生产,于是最终,部队有了坦克,厂家拿了订单,皆大欢喜。

1939年,H35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造,采用了更大马力的发动机和37毫米SA38型34倍径的火炮以增加威力。随着强化的进行,法**方又订购了800台。

法国战役结束以后,有至少550辆的H35/39坦克落入了德军手中,德军将它们编入自己的战斗序列,并改称38H735(f)。其中一部分被用于德国的仆从国,比如芬兰和保加利亚。而德军本身也将其进行了改造,比如改为自行反坦克炮和安装火箭弹发射器。到1944年12月,还有60辆H35/39坦克在德军中服役。

2级轻坦,7.1版本连同法系科技树一起加入游戏,同型金币车是德系的38H。

德军缴获版的38H曾经在低级房干过15杀的事情,有“幼儿园老鼠”的美誉。

相比之下,银币版的H35没有分房保护,300的视野不及38H,差了30米。

机动在法系小车里还算好的,不过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火炮方面有穿深更好的25速射炮可选;周身40的装甲面对突突炮有很好的免疫力,但是两个观察窗是弱点,受到攻击有被打成幽灵车的风险。

总的来说也算是屠幼车之一,不过没赶上好时候,2级TD打你还是很轻松的,保有量并不高。


AMX38

除了哈奇开斯,雷诺和FCM,AMX公司也参加了为法**队设计下一代轻坦的工作(关于AMX,全称为Atelier de Construction d’Issy-les-Moulineaux,译成中文叫伊希莱姆利诺工厂,位于巴黎南部,曾经是雷诺的坦克工厂,1936年成为国有公司),1937年设计出来的AMX38就是他们参与竞争的作品。

该车的设计思想旨在拥有能够防御炮弹的装甲的(40mm)情况下,增加车辆的移动能力,并尽量减少重量。不过后来被历史学家认为这其实是中型坦克的重量。1938年AMX公司为其设计了自己的炮塔,但是直到1940年,AMX38仅仅生产了两辆样车,未能量产参战。

下面这个是航天局当初宣传时的图片,可以看出有其他炮塔可供选择,不过正式版废弃了这个设计。

作为3级轻坦,防护比起旁边的中坦D2要靠谱很多,多边形切面炮塔的防弹外形很不错。

但是机动还是很糟糕,火力也比其他法系3级车要差一个档次,在于没有66穿的47炮。

总结一下,除了机动,AMX38的属性在普遍尴尬的3级车里还算不错,不过考虑到分房和火炮的存在,这种低级的龟速坦克没什么前途。

AMX40

当第一辆索玛S35从生产线下来的时候,法国的高级军事参谋们就开始考虑用什么车来替换S35了。在1936年的年末,法**队开始招标未来的巡洋坦克,其中要求包括:重量不超过20吨,3人成员;装甲不低于50mm;作战半径不小于200千米;装备包括一门47mm火炮和两挺7.5mm机枪,以及通讯和内部通信系统。

虽然这么说,但是设计师们根本不可能把S35改造成要求那样。就算是索玛S40付出了极速减少5km/h的代价也只能把装甲提升到40。于是,要求就这样被无视了3年之久。

不过,好事多磨。1937年,约翰·沃尔特·克里斯蒂——传说中的天才悬挂发明者,开始给英国人提供新的东西。之后很快,使用克里斯蒂悬挂的MK.III巡洋坦克开始在纳菲尔德的工厂开始量产。这对克里斯蒂来说可算是一次大成功,于是他也得以将自己的专利在1938年3月卖给法国人——虽然结果一等就是一年——直到1939年法国设计师看到英制巡洋坦克的表现才明白,克里斯蒂悬挂是如此卓越。

法国佬的第一个想法是,直接拿来主义,用生产许可造一批MK.III出来。但是这个想法被放弃了,首先是按照法国人的标准,这车太贵了;此外,除了极速,这车的其他属性一律不给力,12-24mm的装甲实在是太薄了,而且它也塞不进法国人的列车里。他们同样也不喜欢那基本上就是航空发动机驱动的坦克。研究过后,法国人还是决定自己从零开始设计一个新的巡洋坦克。

AMX公司在40年初开始披挂上阵,设计这款全新的巡洋坦克。1940年3月,AMX公司绘出了图纸,产品名字叫做夏尔骑兵坦克 AMX40。

从图纸上看,AMX40使用了克里斯蒂悬挂,除此以外,该车充满了法兰西特色。炮塔和车体都是铸造的,而且他的布局更像是R35而不是索玛。由于装甲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前装甲现在厚度必须为60mm,为了能在保证装甲厚度的同时确保整车不超重,坦克的体型设计的十分的小且狭窄,甚至可能有点太过了。双人炮塔的座圈仅为一米宽,而炮塔宽度也不过1.26m,估计能挤进炮塔的除了***,只有郭敬明了。

整车重16吨,由一个160马力阿斯特引擎驱动(和AMX38一样)。动力通过一个6速变速箱后传向最后的一对负重轮,这个奇怪的设计很明显是克里斯蒂悬挂的残留物,并且导致很多人认为该车是可以脱离履带行动的,但是克里斯蒂其实在1936年就抛弃了轮履两用的设计了。另一个克里斯蒂设计的遗留物就是那个非常窄的履带,所以这车的地形适应性可能不怎么样。不过对于法国坦克来讲,10马力/吨的推重比其实还不算太差,估计机动性应该和S35差不多,设计极速为45-50km/(航天局表示这锅老子不背,是法国佬太敢想了)。

AMX40最终仅停留在图纸阶段。按照一部分历史学家的看法,这车的设计太不现实了,就算德国人不占领法国,法国人也会只让它就停留在图纸上的,或者干脆全部推倒重来,因为炮塔的大小根本装不进那么多的装备,弹药和成员。

4级轻坦,7.1版本加入游戏,外号鸭子。

颇具喜感的造型使得鸭子成为了坦克世界的卖萌担当,配合涂装食用效果更佳。

不过其他方面,就是满满的尴尬了……

当初大伙一看数据,卧槽这轻坦好硬!这防弹外形,还有50的极速,这是要上天啊!

然而实际嘛……你们懂的……事实告诉我们,纸面数据是靠不住的。

至于鸭子为什么这么慢,请看下图……

当然,这是玩笑。算一下推重比就可得知鸭子根本达不到纸面速度,平地稳定在15左右,50的车速在下坡时都未必能跑出来!

火力方面,终于能用上75炮,众玩家表示非常欣慰,不过未能过百的穿深还是很不理想。

防护倒是和当初看法一致,作为4级车,鸭子不仅很硬,还很能跳弹(B1等一票4级HT表示无地自容)。由于后面法系高级车都是脆皮,所以大家戏称其为“披着轻坦皮的重坦”、“法国坦克的抗揍担当”。但是再怎么硬的车也有弱点,何况鸭子的硬只是相对于同级车的,更别提你的炮连同级车都搞不定。

如果说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当年更加坑爹的事情在于,鸭子的分房和其它4级轻坦一样是侦察车分房方式,这意味着它最高可进八级房!后面的事情不说也能猜个大概。当时要是问起WOT的坑车,鸭子绝对榜上有名。由于升5级车要一万多经验,所以这车成为法系中坦线上非常的考验,只能寄希望于进班长房多打点输出。

随着版本更迭,分房回归正常使得鸭子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就算进了四级房,就算没有TD,没有火炮,你还是很难怼过玛蒂尔达……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雷诺R35

1934年,法军组建第1个轻型机械化师时,要求用一种新的轻型坦克取代当时部队大量使用的雷诺FT17坦克。同年,雷诺公司设计的“雷诺”ZM(R35)坦克被选中,并很快投产。

1936年,首批R35坦克交付部队使用。它有相对良好的装甲,但是速度缓慢。由于使用短管的37毫米火炮,其反坦克能力也较差(话虽如此,打个I号II号什么的还是绰绰有余)。在战争爆发后,针对反坦克能力的不足,1940年4月换装了威力更大的长身管火炮,称为雷诺R40,这种新坦克在战争爆发后被安排到新的工厂生产,到1940年6月,约1685辆生产完成。R35/40是法国战役其间法军的主要装备。R35也部分出口到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等国家。

该坦克的变型车有束柴运载车,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榴弹炮,自行迫击炮,弹药输送车等。

该坦克一共生产了1900辆,是法军二战期间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其任务是支援步兵作战,但由于公路行驶速度低,缺乏实施远距离机动的能力。**以后,德军广泛利用缴获的“雷诺”R-35坦克,把它们改装成各种专用车辆。大多数改装成自行火炮,还有些被改装成弹药输送车,牵引车等。

9.7版本加入的2级轻坦,主要属性和H35相差不大,同样处于屠幼与被屠之间。

FCM36

1933年,哈奇开斯公司向法**方提出设计一种主要用来向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轻型坦克,大喜过望的法**方随即开始面向全国招标。法国的各大公司纷纷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例如上文提到的H35、R35和AMX38。

位于土伦的地中海冶金和造船厂(Forges et Chantiers de la Méditerranée,首字母即FCM)也参与了此次竞标,该公司曾经参与过著名的CharB1系列坦克的研发,因此具备相当程度的坦克设计与生产经验。该公司向法军递交的设计方案便是日后的的FCM 36。1934年3月,军方收到了该方案的木质模型,在经过评估之后,军方允许该车继续发展。

得益于多年造船所积累的经验,FCM的设计师们决定大胆的利用建造船只所使用的先进焊接设备来制造他们的新坦克,这样的设计在那个仍然大量采用铆钉的年代令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它的倾斜装甲和柴油发动机也给军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同时它的问题也非常多,非常糟糕的可靠性容易让车辆抛锚,而重量也超过设计很多,另外2个只配备有机枪的小型炮塔多少对不起它的体积。

1935年6月9日,经过第一次评估之后,它就被送回公司进行改进, 要求降低车体重量的同时提供更好的防护,对悬挂的可靠性也必须加以改善。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中,设计师们将该坦克的防护从30毫米改进到了40毫米,主 要是在基础装甲上再焊接10毫米的附加装甲板,在炮塔换了单个的稍大型号之后,火力也得到了改善,采用SA-18型37毫米火炮,和M31型7.5毫米机枪。次年7月9日这个型号的坦克通过了验收,并且命名为FCM36型。

FCM36投入生产以后,单价为45万法郎,远超过它的竞争对手哈奇开斯H35和雷诺的R35,而且后两者已经开始生产,整体结构和维护也简单的多。所以FCM36只生产了100辆就草草收场了。虽然后来索玛公司对于 FCM36坦克也希望增加增强火力而使得它重新被军方认可,但是因为炮塔当时的焊接技术不过关,如果采用更大口径的火炮焊接点会因为后坐力的震动而开裂,所以不得不放弃。

德军占领法国之后,大约缴获了50辆FCM36型坦克。1943年以来,随着德国装甲部队损耗日益严重,德军开始考虑改装缴获车辆以补充战力,FCM36 自然也不能幸免,10辆FCM36被改造成坦克歼击车。这种新型的坦克歼击车装备有一门46倍口径的75毫米Pak40型火炮,也被称为黄鼠狼1型,就是游戏里的FCM36 Pak40。

9.7版本加入游戏,2级轻坦。

对比其它法国2级坦克,FCM36的性能在伯仲之间,但是视野要差不少,仅有280米。

中规中矩的2级车,大概可以一笔带过。

索玛S35

1936年法国组成了新的骑兵装甲师,同年6月法国陆军部联络了设立在圣旺的施奈德电气的子公司索玛公司,要求他们设计一款能够作为骑兵所使用的坦克。直到1938年1月实验才告完成,官方命名为“1935年型装甲战斗车” ,并签了首批50辆的订单。这种坦克通常被称呼为“S35坦克”,S指的是索玛,35则是取自于1935年。

S35总**量为350辆,是法国陆军的重要装备之一,该坦克的缺点非常明显,由于还是3人结构,炮塔内车长要兼任炮手,而装填手要兼任无线电手,作战效能不佳。而脆弱的悬挂和经常出问题的机械性能也让人觉得非常不可靠。还有就是大型的铸造件在当时技术生产比较困难,成本也就相对高了很多,所以法**方还是将未来主要的坦克订单下给了成本较低的哈奇开斯H35和它的变种H39。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是当时最先进的坦克之一的事实,而法国在被德国入侵之后甚至还想到让美国帮它生产2000辆R35坦克。

德军占领法国之后缴获了该型坦克,称之为Panzerkampfwagen S-35 739(f),并加装指挥塔来解决观测问题。一些被俘的S-35被交给了德军的盟国,1941年意大利获得了32辆,1942年匈牙利获得2辆,1943年保加利亚获得6辆,意军主要用于培训和组建后备装甲兵力,保加利亚则在战后用于警察单位中,在东线的战争中有记录表明它可以抵御苏军45毫米级别坦克炮的打击。

下面这张照片从左至右是S35、S40和SAu 40突击炮(所以管游戏里的4级TD叫索玛S40是不合适的)。

索玛S40是S35的衍生型,采用焊接工艺,简化了生产。同时为了提升机动性,改进了发动机,部分装甲也有削弱,游戏里的完全体炮塔就是准备给S40用的。1940年5月S40完成了样车,不过生产计划由于德国入侵而化为泡影。

银币版的S35于9.7版本加入游戏,3级中坦。德军缴获版很早就出现在游戏中,不过名声不如B2和38H响亮。

非常奇怪,银币版的S35和德军缴获版装甲数据并不一致,车体为47/40/35,强于德军版的36/35/25;炮塔则是白板42/42/42,完全体是更差的40/40/60(又一个坚挺的后脑勺),弱于德军版的56/46/46。不过不管怎么说,作为3级车这防护还是足够的。

顶级火炮和D2、B1一样是穿深66/98/24的47炮,得益于更好的机动性,使用感受比D2和AMX38好的多。

综合来说是正常水平的3级车,并不算坑。

SARL 42

除了FCM公司继续在占领区以外改进索玛S35以外,另外一个类似的项目也在占领区内进行。其中一个保密开发的公司就是位于巴黎西部的里马尔梅松的阿特法耶·吕埃尔锻造厂。之前ARL V39自行火炮的制造证明ARL自己也能生产坦克。此外ARL也开发过别的坦克——从中型直至超重型,甚至做出了145吨的ARL-夏尔-C。

话说回来,1942年,拉维罗特手下的ARL工程师们开始着手彻底现代化改进索玛S40坦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项目和FCM S40的改进毫无关系。拉维罗特组的主要想法是尽可能的增加S40的各项性能,并且不改动坦克的悬挂以及动力系统。换句话说,改进装甲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拉维罗特的团队很快就直接加入了计划,计划的代号为SARL-42(索玛-ARL)。

总体上看,车体的形状有所改变,前装甲的角度得到了提升,通讯兵的位置被移除并且车体形状也变得更加的流线和简洁。另外一个就是炮塔座圈有所改进,内径增加到了1500mm。炮塔看起来相当的不同寻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较小的正面投影,另外炮塔的焊接部分很多,这也并非传统法国坦克的特点。在炮塔的前面,有一个装填手(兼职通讯兵)以及一个炮手。车长的位置在炮塔的后方的车长观察塔处。整车的重量不到22吨,前装甲只有40mm厚,侧面也只有30mm厚。动力方面采用了23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使得机动整体保持在了S35的水平。

1942年秋天,德国人占领了法国之前的未占领部分,SARL 42坦克的研发也最终告吹。但是,如果说之前的开发都是徒劳无功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设计SARL42的中坚人员正是之后ARL44的开发团队。此外,ARL44装备的75mm SA44火炮,正是当初拉法尔格为SARL 44开发的75mm火炮。而功臣SARL 42的设计却早已过时,整个项目的资料随同其他的过期项目一起,都被封藏在了档案馆之中。

9.7版本加入游戏,4级中坦。

火力方面,终于有了一门优秀的75炮,100/129/38的穿深终于可以正面穿KV1了,然而此炮DPM不佳。

防护方面非常贫弱,主要部分依旧是40毫米厚的、没什么角度的装甲。不过710米的电台很给力。

机动性良好,和索玛S35一个级别,强于其他法国小车。

综合来看,SARL 42大概是几个法系4级车里性能最好的了。


7.1版本“法兰西龙骑兵”时的F系科技树吧:

介绍法国重坦。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法系5级有两辆名字里都有G1的坦克,而且都指向重坦线,分别是BDR G1B和雷诺G1R。事实上,这两辆车是不同公司为同一个项目开发的坦克,如同前面讲过的H35和R35。具体来说,G1这个项目大概是这样的:

在骑兵部队的坦克项目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法军步兵认识到他们手里的坦克远远不够。截止到1935年,步兵拥有负责突破的B1重型坦克,支援步兵的R35轻型坦克和更大些的D2中型坦克,然而D2的性能无法使人满意。本来法军已经有了装备骑兵的索玛S35,但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坦克设计上的统治地位,步兵决定另起炉灶。

最开始的时候步兵只是想要一种公路时速50km/h、安装47炮、装甲40mm并配有电台的20吨步兵坦克,换句话说就是步兵版的索玛S35。但是到了1936年10月,这个项目发生了第一次变动,新的设计要求坦克的防护应与B1相当,可以有效防御毒气,时速要达到40km/h并且要装备可以摧毁所有中型坦克的武器。如此的规格告诉我们,Char G1将成为法国所开发过的最强力和最现代的坦克,同时也显示出它不会很快出现,因为它太先进了。

由法军对G1提出的战术要求可以看出,它的职责更加接近骑兵坦克,只不过附加了重型坦克的突破职能,如此一来法军的那些“老顽固们”并不待见此物,而戴高乐为代表的少壮派则乐于见到这种坦克,他们认为这是效仿德军建立机械化步兵的良好开始。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另一方面,对于因“关于坦克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陷入混乱的法军高层来说,G1在是否成立德式装甲部队的辩论中避免了对于步兵坦克的未来的决定,最终成为了一个双赢的选择。

尽管这个项目充满不确定性,它还是引起了法国实业家们的兴趣,并且有潜力成为法国主要装甲部队车辆的建设计划,同时也带来了在大萧条时期法国工业非常需要的大笔投资。

1936年末,7家公司提交了设计方案,概念模糊的FCM和索玛方案首先被淘汰,剩下的方案在1937年末都被官方授权进行生产,分别是雷诺、贝带特(BDR)、洛林、富加和SEAM。

中间那个就是洛林方案,不知将来会不会作为法系的五级金币车出来。

SEAM的G1P方案被认为是G1项目里最接近投产的一个,计划采用电传动,而布局也回到了B1的老路上——安装一门车体炮,而这个调整也影响了其他公司的设计。后来ARL公司应邀加入以加快进度,但是方案最终于1939年终止。富加的G1F方案则没有任何图纸资料被保存下来(航天局:风太大,我没听见)。

所有的方案大概都在1937-1938年间完善修改了设计,1939年9月战争爆发,而此时G1项目没有一个达到能够生产的程度,所有的计划最终半途而废。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对出现在游戏里的两台车进行分别介绍。

雷诺G1R

1936年12月,就在雷诺的工厂被国有化后不久(前文所述的AMX),雷诺公司的G1R方案就提交了上去。名为ACK1的设计和我们在游戏里见到的差不多,不过当时用的是47炮。雷诺认为自己的方案拥有火力优势以期获得生产合同,但是波尼亚托夫斯基(SEAM的设计师)的安装车体炮的提案被通过以后,形势对雷诺不利,因为ACK1的扁平车体装不下75。心有不甘的雷诺说服委员会通过了把75炮装到炮塔里的方案。

最后完成的设计重达35吨,计划搭载雷诺自己的圆形铸造炮塔,此外也可以使用FCM公司的通用炮塔。

1939年由于战争爆发,新的坦克委员会研究决定之后,钦点了3种新型坦克,由于定位重合,并不准备投产G1R。雷诺做了最后的努力去挽救自己的计划,甚至不惜收买委员会,但项目还是随着1940年6月停战协定的签署而化为泡影。

不过也有说法认为,**后雷诺还是坚持了G1R的开发,并计划使用SARL 42的炮塔和武器系统,至于游戏里的105从来没有被考虑过。估计在1942年,该车三大性能的水平可以达到T-34和M4的程度,并拥有测距仪和稳定器这样的先进技术。

但是法国到底有没有完成G1R,以及会将其用于什么地方,又将是一个永久的谜团。

7.1出法系之前,明斯克航天局已经在访谈文章中提供了G1R的照片,如下图。

然而这个卫星直到9.7版本才以5级中坦的身份出现在游戏中,可以点亮下一级的ARL 44。

官方介绍说这车可以与T-34相媲美(估计是40年型),然而游戏里的表现嘛,呵呵。

在9.7加入的新线路里,G1R是最坑的一个。白板期的仰俯角都很差,而且还只能用鸭子的完全体炮,要先换炮塔才能用SARL 42的完全体75,而不点悬挂你就换不了炮塔。

全身都是60的垂直装甲,基本就是被炮炮穿。说来也奇怪,明明白板炮塔和鸭子的完全体一样,但是正面却是60而非80,;完全体更惨,一样是FCM的通用炮塔,G1B炮塔正面有80,G1R还是60,受弹面积也大了,还没说头上有个大包(G1R:我有句妈卖批一定要讲)!

火力方面,有一门105喷子,满成员加输弹机上弹仍在8秒开外,因为榴弹炮的关系火控也很差劲,弹速比较快是唯一的优点,应该是最差的105炮。俯角8度,勉勉强强。视野350米,正常水平。

机动还是不错的,前提是换了发动机。不过和其它5级MT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作为5级MT,全面不如T-34、四号和小馒头。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想出法国重坦,又实在熬不动B1的,可以从这里跳到ARL 44。顺便,友情提示,过渡的90炮你是没有的


BDR G1B

BDR公司的G1设计方案,最初的设计和B1相似,75炮在车体内而炮塔上有一门47炮,并且和SEAM方案一样准备使用电传动,过顶履带的设计则是明显的一战遗风。项目要求改变之后重新调整了设计,采用了FCM的炮塔以便安装75炮,然而这样的设计超宽超重,最终在制造了一个木质模型后就偃旗息鼓了。

7.1版本加入游戏,5级重坦,外号别挡道,滚一边。

白板很坑,速度防御没比B1强多少,也就是有一门不再是66穿的炮而已,嗯,76穿。完全体终于有了一门强力的90炮,火力的提升那可是杠杠的。

装甲方面,车体60/40/60,炮塔80/70/60,数据尚可,但由于是垂直的,防护相当一般。

机动是重坦正常水平,比较慢,大范围转场什么的还是不要想了。视野320,瞎子一个。

当年是游戏里仅有的三个5级重坦之一(另两个是KV和T1),不过战场表现很不理想。

机动不如T1,90炮的火力虽强但在152的淫威面前并没有什么用。而装甲用来抗线更是完全不够看,我之前说过,那个慢节奏的年代重坦不能抗线就是原罪。此外在神教无比的光辉照耀下,5级重坦都是很尴尬的存在。

后来等到KV分家,G1B至少不会被一发秒杀了,虽然还是不能正面刚,但是二线偷也是很不错的,打小车基本一炮一个,可惜受机动和视野限制还是潜力不足。总而言之,地位还是有所提升的。

再后来有了120实验(O-I实验型)以后,G1B又被人们遗忘了。视野、车速和单发威力都不如120,防护半斤八两,要说比120强的,大概就剩下隐蔽了……

一句话总结BDR G1B,就是非常著名的“一炮遮百丑”。

“既生G1B,何生120啊!”

ARL 44

由于法国在二战中跪得太快,坦克设计也就此断档。1944年法**复,此时法军最好的坦克是从德国人那里缴获的黑豹。这件事深深刺痛了高卢鸡高傲的小心脏,于是新型国产坦克的开发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不过研制ARL44更多的是为了**需要,二战中的遭遇使得法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已经落魄的高卢鸡急需一块遮羞布来维持自己最后的尊严(老子祖上也是阔过的)。于是戴高乐提议发展国产重型坦克——至于为什么是重坦,因为威武雄壮的重型坦克有气势啊!

ARL 44由APX和AMX公司进行设计,ARL公司负责生产,尽管对性能指标也做出了一定要求,但是它最重要的目的只有一个——法国人不能接受在胜利阅兵时还要靠黑豹来撑场子。所以,说ARL-44是一种礼宾用车也不算过分(T-35默默地点了个赞)。

从设计上来说,ARL 44简直就是“两个时代的结合”。现代化的炮塔+长身管火炮与过顶履带+刚性悬挂的组合显得非常怪异。不过在1944年,新生的法兰西第四**国乃是百废待兴,此时诞生的ARL 44身上的古怪设计也就很好理解了:并非是法国佬不思进取,实在是一没时间、二没技术,只好强行催生(另有说法是ARL 44的初始设计可以追溯到40年,44年的产品是对其简单修改的结果)。

虽然ARL 44的设计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法国坦克发展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从ARL 44开始,法国的战后坦克开始具备比较明显的德系特征:车体的倾斜装甲和炮塔的设计都隐隐的拥有虎王的影子,发动机更是直接从黑豹上拆下来的迈**HL230。ARL 44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战后法国坦克发展的总体方向。

ARL 44于1950年服役,仅仅三年后,由于法国获得了远比ARL 44更加先进的M47巴顿坦克,ARL 44遂被强行退役作为靶车使用。

7.1版本加入游戏,6级重型坦克,外号“挨人抡44”。

除了“挨人抡”,ARL 44还有一个外号是“女厕所”,源自以前白板炮塔的造型,见下图……

曾经被称为“法系唯一能抗线的重坦”,习惯了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的法系玩家并不吝惜这样的溢美之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车体正面120mm,40度倾斜,基本免疫175穿,确实能骗掉不少炮弹。不过炮塔就很不理想了,110的正面是垂直的,类似德系的炮塔造型也不适合扭脸摆角度。此外侧后完全就是纸糊的,防御只能说还可以。

完全体的长90炮有212的6级最高银币穿深,没有银换金的年代可是打59利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长90火控烂的问题暴露出来,缩圈非常慢,手感很差。这也是法系中高级车的通病,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给法系车用顶级炮(高卢鸡:安上这门炮!众玩家:那么,代价呢?),现在比较推荐用105,带一部分金币弹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的悬挂造型充分说明这车的机动不是很好,极速只有37,重坦常规水准。350的视野依然比较差。

6级重坦是尴尬的存在,常年要进8级房当壮丁。虽然挨人抡的车体可以抵挡苏系传**,但是有经验的敌人打过来的炮弹都是冲脸去的,而且在金币弹,尤其是300穿面前,你和裸奔没什么区别。就算在同级别,KV2和O-I(120I型)的喷子炮可是一点不讲道理,慢速的挨人抡实在是太容易被命中了。

总的来说,挨人抡44在六级重坦里应该属于中游水平,说不上有多好,也不算怎么坑。


AMX M4

法国人自己也知道赶鸭子上架的ARL 44难堪大任,在ARL-44刚定型的1945年就忙不迭地进行招标,探讨新型坦克的研发。AMX公司一马当先地提交了他们的设计案,这就是AMX M4(内部代号141工程),计划借鉴德国坦克的技术,利用黑豹的HL230发动机和ARL 44遗留下来的90炮研制一种30吨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

虽然傲娇的高卢鸡嘴上没有明说,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设计明显是黑豹的法国拷贝版,整个一个教科书式的口嫌体正直。

AMX M4设计时也曾考虑过传统的弹簧悬挂,所以这份图纸和游戏里的造型有些差别。

作为法国追赶世界潮流的一次尝试,AMX M4最大的特点是大量借鉴了德国坦克的设计,照理说这没什么问题,但由于30吨全重的限制,它的装甲非常薄弱,只有30毫米厚,这一点令军方大为不满,于是整个计划推倒重来。

吃了瘪的AMX公司很快做出了改进,将坦克前装甲加到了80mm,侧面加到40mm,还将引擎升级为HL230P45,但是这么一来坦克的重量直接飙升到了50吨,随之而来的就是速度降到了35km/h。

这下子就彻底蛋疼了,这东西别说比不了原装黑豹,有没有ARL 44强都是个问题。

在认识到德国人“传动前置,动力后置”的设计是个棒槌之后,鸡贼的法国佬决定偷师苏联,把引擎和变速箱统统扔到后面去,增大前装甲倾角,减轻重量的同时降低车体高度。这样改进后的方案被称为AMX M4(1947)。

之后在换了一个新炮塔并安装了SA47型100毫米炮,成为AMX M4(1948)。

这个是AMX M4(1947),下面那个是AMX M4(1948)。

但是由于冷战的开始,**局势急转直下,捆绑在北约作战体系内的法国人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对付苏联人的钢铁洪流,而讨论的结果是悲惨的:作为1948年的设计,AMX M4(1948)还是显得过时,这点程度的产品别说对付IS-3,T-54都未必怼得过。万般无奈之下,法国再次对项目做出了修改,这次修改的产物是AMX M4(1949)。

对法国人来说,T-54这个仅仅以35吨的全重,将100mm火炮、80-120mm的装甲、540马力发动机和50km/h时速结合起来的坦克实在是不可思议,由此引发的自卑情绪也蔓延到了坦克设计领域之中。

AMX M4(1949)身上充满了自暴自弃的设计:前装甲直接加强到了180毫米,尺寸放大百分之十五的炮塔里面塞进了一门比SA47更粗壮的SA46型120毫米坦克炮,而这一回仅是车体重量就达到了51吨!最后因为超重以及机动性太差,这个疯狂的项目在计划制造一个100毫米车体装甲的试验车后就被取消了。

上面这个就是AMX M4(1949),下图是AMX M4(1950),请大家记住这个造型特别的炮塔。

1950年,项目再一次进化。似乎是意识到了机动性对于坦克的重要性,AMX M4(1950)使用了轻量型的AMXM4(1948)的车体,而安装了一个大型的卵形铸造炮塔,保留了120毫米 SA46。由于军方仍不买账,AMX M4(1950)最终也无疾而终了……到此,AMX M4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是还有其它的法国坦克设计与之紧密相关,关于这些我们以后再说。

待续......

【来源:】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