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媲美重坦,把“先进”写进名字里的AMBT

2022-02-14 18:02:16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在不久前结束的“一锤定音”活动中,最低成交价接近11万金币,为起拍价三倍的黄金59式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不过在这次拍卖中,有一台新加入游戏的生面孔,它的起拍门槛和溢价率并不算太高,但强度却十分可靠。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复盘一下这台M系8级中坦AMBT!

各位车长大家好!

在不久前结束的“一锤定音”活动中,最低成交价接近11万金币,为起拍价三倍的黄金59式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不过在这次拍卖中,有一台新加入游戏的生面孔,它的起拍门槛和溢价率并不算太高,但强度却十分可靠。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复盘一下这台M系8级中坦AMBT!

历史考证

游戏中的AMBT其实来自美国陆军1972年11-12月刊《装甲》杂志上的同名文章,针对M60A3以及半路夭折的XM803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者提出应当开发一种“机动优秀、轮廓低矮、简单可靠”的先进主战坦克,能够适应未来10年的作战需求(1975-1985)。设计理念回归了“支援步兵作战”的原旨,具体到参数上为:重30-35吨,武器为一门90-105mm炮,不再追求炮射ATGM,而采用外置发射架的形式。机动要能跟上步战,正侧则要分别能够能防住23/12.7mm口径武器的射击

文中出现的AMBT,游戏中除开两具导弹发射筒外,建模还原度很高

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当时的陆军上尉提莫西·奥尼尔,不过他的另一个身份可能更为大家熟知——“数码迷彩之父”,不管是最早的DUAL-TEX,还是马润的MARPAT,都是他的得意之作。AMBT在设计上明显受到了豹1的影响,虽然设计坦克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奥尼尔本人确实是“机动换防护”学说的忠实拥趸,高机动和低成本始终是他撰文的关键词。

AMBT的作战想象图。但在德国都开始给豹1加装甲的背景下,AMBT在面对同时代的T-72/80时能否保持“先进”,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奥尼尔生于1943年,一度担任西点军校的讲师,1991年从陆军退休后,开始给美国陆、海军,FBI乃至各国武装部队担任伪装顾问

游戏表现

有关注超测服情报的车长也许还记得,从去年11月开始测试到正式加入游戏为止,AMBT先后经历过两次数据调整,第二次部分撤回了对射速和炮控的削弱。综合两次调整,AMBT相较初版数据变动如下(均为装备100%熟练度成员时的数据,未考虑技能、装备及战地改装的影响):

发动机功率由800马力削弱至650马力

单位功率由22.22马力/吨削弱至18.06马力/吨

第一/二/三发炮弹装填时间由17.26/12.46/11.51秒削弱至18.22/14.38/11.51

完整装填时间由41.23秒削弱至44.11秒

三扩系数(移动/转车体/转炮塔)由0.12/0.12/0.16削弱至0.2/0.2/0.16

最大三扩由4.8/4.01/2.92削弱至8/6.68/4.67

火 力

AMBT火炮数据

作为M系首台拥有预装填机制的坦克,AMBT的火力自然是其最大的卖点。和I系中坦相同,弹鼓中余弹越多,装填速度就越快,在始终保持2发余弹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大DPM 1877点。在连续输出的场景下,AMBT能够将3发360点均伤的APCR弹以3秒的间隔打出,6秒即能造成1080点的伤害的爆发力与野牛C45完全相同。

AMBT与野牛C45的炮控对比

这门火炮在中近距离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虽然AMBT的炮控被削弱,但在精度及三扩系数上仍优于野牛(开炮后扩圈除外),由于无法安装输弹机,可以考虑换装垂稳以改善手感。9度的俯角给予了它良好的地形适应性,而双APCR 1278/1492m/s的激光弹速则使它狙击远距目标时更加得心应手。不过AMBT有个M系很少见的缺点——仰角仅有10度,低打高时容易陷入“抬不起头”的窘境

这个怪异的设计是AMBT抬不起头的“罪魁祸首”,也带来了炮塔正面一个明显的弱点

装 甲

AMBT的装甲颇有些薛定谔的感觉:你说它硬吧,纸面上的250mm厚度其实只有炮管根部的一小圈,最厚的炮盾大部分区域厚度不超过145mm,说是“数据欺诈”一点也不过分,车体首上更是只有70mm;你说它软吧,梯形炮盾和其后的炮塔结构形成了复杂的间隙装甲,就连顶级的金币弹也没有稳穿的把握首上倾斜角接近70度,卖头输出时更是能轻松弹开来袭的炮弹。

当然,AMBT的防护有着其它的漏洞,以卖头姿势来说,此时传统的“头包”和“裤裆”弱点并难以击中,我们可以尝试炮塔正面炮盾以下的长条型区域,此处等效仅有160mm上下;如果火炮口径大于120mm,甚至可以尝试将炮弹碾进它40mm的头皮。值得注意的是,AMBT的侧裙板计入装甲(10mm),因此尽管侧面很薄,但小角度下裙板+履带组成的间隙装甲也能吸收不少炮弹。

AMBT正面对122mm的AP弹等效示意图

可见侧面由裙板、履带与车体结构组成“三层装甲”,但履带以上的车体部分依然十分脆弱

机 动

AMBT的“德味”发动机,其实与豹1是同款,只是为了平衡被削了马力

媲美59式的单位功率(17.96马力/吨)与履带适应性(0.86/1.05/1.82),各位是否觉得AMBT也拥有出色的机动呢?其实不然,仅有40km/h的极速甚至跑不过部分重坦,使其只能老实做一台传统的二线支援坦克。同时,每秒仅有33.4/29.2度的车体/炮塔转速也难以支持它在狗斗中获得优势。

AMBT在M系中坦里拥有不错的隐蔽性,未开炮时的静止/移动隐蔽系数分别为14.14/10.6%,和低矮的雷克斯105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不过观察范围也是同类中最低的380m,一改燃烧自己点亮敌人的“灯塔”血统。

结 语

想要驾驭这台M系的“青春版野牛”,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它重坦级别的火控,尤其是高达7的开炮扩圈,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开一炮缩半年”,使得大多数时候只能当成一台单发中坦来玩,在中近距离上才能有效运用预装填机制带来的灵活输出效果。总体来说,受限于机动与火控,AMBT的主战场几乎与起伏的复杂地形相绑定,更加适合在1.5线偷炮支援

虽然在历史中算不上“先进”,但在游戏中“重生”的AMBT却成为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可怕猎手。不过,你说我一个M系的高机动“豹1”,怎么就成了慢吞吞的前线弹鼓车呢?也许,一台坦克的命运,不仅要看史实设计,也要考虑到游戏的多样性与平衡性。各位车长是否成功拍中这台不同寻常的M系战车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作战经验!

【来源:网络】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